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巾帼风采

葡萄园里放飞创业梦——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心怡家庭农场创办人田习姣

时间:2019年12月20日 来源:仙桃日报

  

    记者 鹿丹丹 胡平

  “通过我们的努力,葡萄园从最初的40亩发展到了500亩,面积的扩大不仅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提升,还为村里的贫困户和老年人提供了就业岗位……”10月9日,在陈场镇心怡家庭农场,市总工会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在这里开讲。农场主田习姣用质朴的语言、真挚的情感、生动的事例,讲述了一位“下岗职工”的完美蜕变。

  今年42岁的田习姣从2007年开始探索葡萄的种植模式。农场之所以受欢迎,得益于负责人田习姣引技术、改品种的“秘诀”。“我种的是有机葡萄,没打过药,上的都是有机肥料。”一说起自己的农场,田习姣就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。

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田习姣是陈场镇供销社的职工,拿着令人羡慕的国家工资。后来,供销社改革,她成了下岗职工。

  “下岗了,我们自己谋出路。”在家人的支持下,田习姣承包了村里40亩撂荒田,从未下过田的田习姣为了将田整出来,半夜起来砍草,昔日坐办公室耍笔杆子的双手,长期握着镰刀锄头,很快磨出了血泡。

  “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。”田习姣咬牙坚持着,硬是一个人将40亩田开垦出来,全部种上了果树。可是,果树效益并不好,她就寻思着别的门路,到外地学习种葡萄技术。

  2007年,田习姣发展了100多亩葡萄园,40多个品种。栽苗、浇水、施肥、管理……田习姣一点一滴学起,有机会就向当地葡萄种植大户学经验,讨方法。然而,好运没有降临到田习姣身上,由于管理、技术、市场行情等原因,前4年,年年种年年亏。

  面对困难,田习姣没有退缩。她到华农、省农科院果蔬所等科研院所学习,还订阅了有关书籍、杂志等,边学边干,经过学习与钻研,田习姣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经验,“为了提高葡萄的品质,我大胆地采用了葡萄的三膜覆盖避雨栽培法。”

  小葡萄,大事业。田习姣把葡萄园作为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热土,在探索新技术、新品种上下功夫,葡萄一季比一季长得好,收入也不断翻倍,“那时每天可以卖出4000多斤的葡萄,现在想想心里都是美滋滋的。”

  2014年,田习姣申请注册“仙桃市心怡家庭农场”。“心怡”葡萄声名远扬,来园参观游览的客人越来越多,由以前的外出跑市场转变为现在的客上门。葡萄园也扩大到500亩,主要种植阳光玫瑰、美人指等多个优质品种,她坚持施农家肥,走品牌创建之路。

  借助仙西旅游带建设的契机,田习姣积极推进葡萄种植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,提升了农场形象,增加了经济收益,美化了秀美乡村。近两年,农场共投资320多万元,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,1000平方米的停车场,300米葡萄文化长廊和干红葡萄酒酿制坊,每年共接待游客20000多人次。

  一个人富裕不是目的,带动更多人致富才是初心。田习姣对能力较强的农户,传授技术知识,扶持他们建立自己的农庄。在她的指导下,心怡农场周边建起了不同规模的农庄21个。为村里的贫困户和老年人提供就业岗位,2016年心怡农场支付村民人平劳动报酬近15000元。

  实现乡村振兴,形成产业是关键。虽创业不易,但田习姣用自己的执着和身体力行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田习姣说,“下一步,我将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,增添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,把葡萄种植做大做强,成为在全省、全国都叫得响的品牌。”